一、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
(一)集聚区基本情况
临颍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3.72平方公里,分为食品专业园区、装备制造产业园区、生态休闲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四大功能分区,主导产业为食品和装备制造。目前,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,入驻企业136家,其中规模工业企业69家。2016年,主营业务收入430亿元,增加值突破100亿元,完成税收6.5亿元,从业人员突破3.5万人。规划至2020年,营业收入翻番力争突破800亿元。
获得荣誉方面:2010年以来5次被省政府授予“十快”“十先进”荣誉,并先后荣获中国休闲食品之都、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、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、国家火炬临颍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、河南省二星产业集聚区、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河南省产城联动发展示范集聚区、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、河南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、河南省休闲食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省级以上荣誉20多项。
(一)服务企业成效显著。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,组建专门服务团队,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兑现优惠政策、帮助争取资金扶持5000多万;帮助富士康建泰科技、豪峰食品等企业及时解决用工3000多人;帮助怡宝纯净水、盛宏热力、誉香客食品等30多家企业办理土地、房产等证照60多项;帮助众邦伟业、合瑞电气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中大生物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,众邦伟业和颍川新材料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;协调热力、燃气、自来水、电力等生产要素快速接入众邦伟业、远大天成、建泰科技等10多家投产企业,有力推动了重点企业逆势增长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10亿元(预计,下同),增长21.7%;增加值完成110亿元,增长16%;新申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1个,完成投资210亿元,增长9.6%;从业人员达到4.2万人,增长32%;实现税收6.5亿元,同比增长10.3%。
(二)项目建设加速推进。通过强化指挥部现场调度,解决了一批制约项目建设的手续、土地等困难和问题,同时完善项目入驻评审、规划建设评审机制,严把项目入口关和建设关,项目建设继续呈压茬推进良好态势,新开工项目、在建项目、新投产项目、储备项目数量和质量全市领先。全年实施亿元重大项目26个,计划总投资96.2亿元。宏全国际、天成鸿路、致远重工等10个项目全面开工;远大住工、御江食品、富亿达汽配等10个项目全面投产;台湾福贞包装、中颍恒盛、彰盛味业等签约项目基础工作正在推进,为项目建设备足了后劲;南街村全威药厂、钻石电器、汇华纺织等6个低效能项目,通过通过厂房、设备租赁方式,实现全面盘活。
(三)基础设施持续完善。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,积极探索社会融资等方式,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,保障项目入驻需求。道路建设方面:新建及续建道路5条14.8公里,总投资2.24亿元。其中,投资2860万元的颍川大道辅道建成通车;投资1.58亿元的颍川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即将全面通车;投资1300万元的颍昌路(107国道至文化路段)9月份建成通车;投资1200万元的颍昌路(天冠路至经一路)正在铺设管网;投资1200万元的湖西路灰土基础已完成。配套设施方面:投资5.6亿元的盛宏热电联产项目2台130t/h高温、高压锅炉正在安装,1台春节前可投产运行,新铺设12公里主管网与厂区全部连通,4.5公里的110KV高压输配线路铺设即将完成;投资1.4亿元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开工;投资1400万元的巨贾巨铁110kv高压线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。绿化建设方面:投资1286万元,完成经三路北段、梧桐路南段等6条道路绿化,新增绿化面积5.3万平方米。平台建设方面:依托质检研发中心,成功申报河南省膨化食品和童车两大检测检验中心,正在申报河南省木制品检测检测中心,三大省级检测检验中心的申报,将为我县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。
(四)主导产业加速转型。围绕食品和装备制造两大百亿产业,突出抓好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培育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迈进。休闲食品产业以提升层次、丰富内涵为重点,在做强做大烘焙、膨化类企业群体基础上,着力推进饮料、肉制品、大健康类项目,快速形成了以六个核桃、加多宝、怡宝水等为代表的饮料企业群体,以畅翔食品、御江食品、誉香客等为代表的肉制品企业群体,以中大恒源、路得生物、三禾药业、南街村药业、天萌医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群体。装备制造产业以提升科技、拓展领域为重点,突出抓好远大住工、安徽鸿路两大领军企业投资项目建设,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初步形成;同时引导富士康建泰科技全面释放产能,推动众邦伟业、颍机机械等一批本土企业集聚升级,装备制造产业迅速壮大。
(五)管理水平全面提升。根据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发展需要,研究出台了项目开口及市政管线管理办法,严格规划执行,有效杜绝了配套管网无序开挖、破路毁绿;出台了产业集聚区企业闲置厂房租赁办法,提高了厂房利用效率,杜绝了小散乱污企业的进入;完善了绿化环卫绩效管理机制、企业和商铺门前卫生环境“三包”机制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办法,区内环境卫生实现全天候、无死角、全覆盖保洁,集聚区整体形象大幅提升。积极适应环保攻坚新要求,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,完善在建项目机关干部联系分包,督促业主和施工方加大投入力度,按照“六个100%”落实环保措施,加大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和取缔力度,区内企业全部落实落实环评、排放、验收等要求。